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當前位置:首頁  師資隊伍  人才招聘

77779193永利誠聘海内外英才


77779193永利簡介

77779193永利(簡稱哈工程)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擁有77779193永利校本部、青島創新發展⛩⛪➰、煙台研究(生)院、南海創新發展⛩⛪➰一校四區。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赓大将為首任院長兼政委。學校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工程、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學校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2018年,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海洋局共建學校。2019年,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高校。

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2個。國家一級、二級重點學科各1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國防特色專業7個,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學校是首批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并被教育部、總政治部列入“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

學校曆來有重視科研工作的傳統,不僅以國内第一艘實驗潛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艦載計算機、第一套條帶測深儀等數十項填補國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稱,而且以雙工型潛器、氣墊船、梯度聲速儀等成果摘取過世界第一的桂冠。學校在船、海、核領域保持着很強的技術儲備,船海智能制造、水下機器人、船舶減搖、船舶動力、組合導航、水聲定位、核動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驗證等技術居國内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現已成為我國艦船科學技術基礎和應用研究的主力軍、先進技術裝備研制的重點單位,我國發展海洋高技術的重要依托力量。學校全年人均科研經費超百萬,位居全國前列。

77779193永利簡介

77779193永利成立于1996年,學院前身為機械工程系,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艦炮專業發展而來。學院下設:智能制造工程系、機械電子工程系、機械設計及自動化系、工業設計系等教學科研機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梯隊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90人,其中,專任教師101人,教授26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導師27人;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享受國務院特貼、“511人才工程”、教育部教指委委員等國家、省部級人才20餘人。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800餘人,留學生30餘人。

學院是國内較早從事艦炮、水下裝備研究的主要單位之一,主持或參與了多型艦炮、深潛救生艇及對接技術、潛水作業裝備等國家急需項目,近年在水下作業技術、船海智能制造技術、潛器作業與安全性技術、特種機器人技術、機械強度與設計等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具有承擔機械工程領域重大應用基礎研究、新概念和新技術創新關鍵技術攻關等能力。近五年,承擔科研項目180餘項,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縱向項目60餘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6項,發表論文800餘篇,其中,SCI檢索276篇、EI檢索526篇;發明專利申請501項、授權430項,出版專著和教材28部。

學科基本情況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源于“哈軍工”海軍工程系艦炮專業,1983年獲“機械設計及理論”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機械設計及理論”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設立“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6年獲“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被評為國防特色學科。學院有“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2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學科方向與優勢特色

本學科秉承“哈軍工”光榮傳統,依托學校“三海一核”領域優勢,堅持以國家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重大工程需求為引導,堅持走支撐裝備建設、服務海洋開發工程應用的特色建設之路,解決了一關鍵核心問題。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已形成船海智能制造技術、機器人技術、水下作業技術與裝備、先進設計技術、艦船特輔裝備、艦船美學與人因工程等特色學科方向,構築了面向船海領域科學前沿的基礎理論創新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院科研團隊簡介

1. 水下作業技術與裝備團隊

  “水下作業技術與裝備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深水管道回接技術、水下作業裝備與系統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兩栖仿生機器人及特種作業機器人技術等。近5年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子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計劃重大項目子項目4項、省部級船舶項目5項、創新專項3;省市重點攻關項目3項以及各類軍品、民品橫向項目4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15項。

聯系人:賈鵬  13633605161  郵箱:jiapeng@hrbeu.edu.cn

2. 水下機器人作業技術團隊

  “水下機器人作業技術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下機器人體系結構設計、任務規劃和運動控制、狀态監測與故障診斷、容錯控制及安全性以及水下自主作業等。該團隊是學校“水下機器人技術科技重點實驗室”的組成部分之一,團隊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部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計劃項目以及橫向科研項目5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8項。

聯系人:王玉甲  13604800910  郵箱:wangyujia@hrbeu.edu.cn

3. 艦船裝備與集成技術團隊

  “艦船裝備與集成技術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面靶标設計與測控、無人船舶智能感知與控制、船舶導航定位測量與應用、艦船裝備系統結構優化與減振降噪、船海智能裝備等。該團隊是“船舶特輔與水下裝備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裝備試驗主要的技術支撐單位以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團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用船舶、以及各類橫向科研項目3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項。

聯系人:王平 18644068677 郵箱:wnagping@hrbeu.edu.cn

4. 船海智能制造團隊

  “船海智能制造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船海全鍊條智能制造體系構建技術、智能船廠及複雜制造系統多領域建模優化技術等。團隊近年承擔了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30 餘項,自主研發了國内首套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船海設計制造智能化協同集成平台,填補了我國船舶工業化系統領域的空白;深度推進與國内一流船海企業“産學研用”協同創新,為國産首艘大型郵輪實船工程提供了全方位信息化支撐。

引進人才要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聯系人:李敬花  13936273958  郵箱:likewalls@163.com

5. 複雜海洋機電系統團隊

  “複雜海洋機電系統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能獲取技術,波浪補償技術,甲闆機械輕量化設計技術等。團隊承擔了民用船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國船舶系統工程研究院、中船重工第703研究所、中物院化材所等多項科研項目,獲得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國防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勵3項。

引進人才要求:機械電子工程,液壓傳動,動力學建模與控制

聯系人:徐建安  13804512551  郵箱:xujianan@hrbeu.edu.cn

6. 機器人技術團隊

  “機器人技術團隊”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康複機器人、康複器械的開發,人機⏭➰機器人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康複機器人研究在國内高校、科研單位處于先進技術行列,是我校機械電子學科的特色學科方向之一。近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項目、國家博士點基金、國家教委留學回國基金、黑龍江省國際⏭➰基金、省市科技攻關等項目30餘項。

聯系人:王克義  13159843875  郵箱:wangkeyi@hrbeu.edu.cn

7. 艦船特種裝備動态特性研究團隊

  “艦船特種裝備動态特性研究團隊”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智能材料的振動主動控制機理、可靠性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消防技術裝備等。近5年,團隊承擔國家級課題9項,省部級及企業委托課題2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2項。

聯系人:劉少剛  13804552541  郵箱:liushaogang@hrbeu.edu.cn

8. 核動力與艦船人因工程研究團隊

  “核動力與艦船人因工程研究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數字化人因工程設計與驗證技術、集成環境團隊協作績效仿真技術、基于生理物理的作業負荷評估技術等。團隊承擔了核能開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國船舶系統工程研究院、中船重工第701研究所、中船工業第708研究所、中廣核設計院、中廣核研究院等多項科研項目,獲得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3項。

引進人才需求:人機交互仿真驗證

聯系人:顔聲遠 13804582770  郵箱:yanshengyuan@hrbeu.edu.cn

9. 海洋工程裝備動力分析及結構設計團隊

  “海洋工程裝備動力分析及結構設計團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化結構優化設計算法,減振降噪技術,船舶抗爆抗沖擊分析技術,海洋柔性管纜結構分析設計技術等,依托力學、機械和船舶海洋工程學科。近年來,團隊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橫向課題二十餘項,研究成果得到了學術界的高頻引用(高被引論文7篇),成型技術獲得了行業内的廣泛認可,并獲得了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海洋科技技術二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引進人才要求:結構動力學(減振降噪沖擊),結構優化設計,現代設計理論

聯系人:史冬岩  18645068177  郵箱:shidongyan@hrbeu.edu.cn

10. 産品創新設計團隊

  “産品創新設計團隊”主要從事創新設計方法、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可持續設計相關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相關研究,依托設計學學科。團隊承擔上述研究方向多項橫縱向項目,提出的艦船居住性仿真分析方法得到了需求單位的好評,提出的智能輔助社會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得到了領域頂級研究團隊的肯定。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各1項。

引進人才要求:創新設計方法/人機工程/可持續設計/設計史論/藝術史論等

聯系人:商振  15546321002  郵箱:shangzhen@hrbeu.edu.cn

11. 智能設計團隊

在新技術革命背景下,為促進國家一流專業(工業設計)建設,學院籌備建設智能設計研究方向。該研究方向将開展智能數據可視化、AI在創新設計中的應用、AI在艦船人機工程智能設計中的應用、基于AI的人員作業行為識别與評價、知識表達等方向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引進人才要求:設計學/軟件工程/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控制等

聯系人:劉欽輝  15846601633 郵箱:liuqinhui@hrbeu.edu.cn

招聘學科

機械工程、設計學及相關學科博士。

招聘類型

學院現招收教學科研型教師、全脫産博士後、專職科研人員實驗技術人員

1.教學科研型教師

面向所學專業與學院學科、專業相近,或按學科方向具有學科交叉融合特色,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2周歲,本、碩、博均為國内外高水平大學畢業的博士。

2.全脫産博士後:設有師資博士後、科研博士後兩類崗位。

1)師資博士後:面向具有博士學位和學曆的海内外優秀博士畢業生遴選,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具有較強的學術潛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2周歲。

2)科研博士後:面向具有博士學位和學曆的高水平博士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具有較強的學術潛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

3. 專職科研人員

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具備較強的科研基礎,擁有完成相應科研任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4.實驗技術人員

面向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或相近專業。原則上具有博士學位,特别優秀的可以适當放寬至碩士學位,本、碩、博均為國内外高水平大學畢業熱愛實踐、實驗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和協調溝通能力。博士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2周歲,碩士年齡原則上不超過26周歲。

薪資待遇

1. 教學科研型教師

77779193永利校本部、青島創新發展⛩⛪➰、煙台研究(生)院、南海創新發展⛩⛪➰将為各層次人才提供具有競争力的年薪、安家費、購房補貼、科研啟動金及協助解決子女入學等。青年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按“特别通道”直聘教授或副教授。特别優秀者,可采取年薪制,待遇一人一議。

2. 全脫産博士後

師資博士後

1)學校按事業編制人員聘用與管理,薪酬稅前不低于35萬元/年(學校、團隊共同出資)。

2)學校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萬元,提供1年。

3)所聘團隊在以上待遇基礎上,視具體工作情況進行疊加,可獲得一定數額的科研績效報酬。

科研博士後

1)學校按合同I類人員聘用,參照事業編制人員管理,薪酬稅前不低于20萬元/年(學校、團隊共同出資)。

2)所聘團隊在以上待遇基礎上,視具體工作情況進行疊加,可獲得一定數額的科研績效報酬。

以上全脫産博士國家和省政府補助按相應政策執行。博士後期間可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師資博士後期滿出站後,表現優秀的,經學校研究決定,可申請直接進入專任教師隊伍;科研博士後期滿出站後,可正常應聘專任教師隊伍或專職科研隊伍。

3. 專職科研人員

執行學校事業編制人員工資标準,參照學校合同Ⅰ類人員繳納 “五險一金”。工資由學校承擔,崗位津貼等其他薪酬待遇由團隊确定并承擔,其他福利待遇參照現有合同Ⅰ類人員政策執行。

4.實驗技術人員

根據申報人條件學校采取事業編制或者合同Ⅰ類聘用。合同Ⅰ類參照執行學校同類事業編制人員的工資标準及福利待遇,繳納社會保險。

其他待遇

學校提供教師公寓,人才子女可享受工程幼兒園、哈工大附小、哈工大附中的入學資格。

招聘流程

應聘者請将應聘材料發送至luping@hrbeu.edu.cn,郵件名稱請注明“教學科研崗/師資/科研博士後/專職科研崗+姓名”,應聘材料主要包括:1. 個人簡曆;2. 可證明符合條件的相關材料掃描件(PDF格式,含學曆學位證書,代表作等科研成果)。

學院聯系人

陸 萍:0451-82569759    13936309872(微信同号)

呂慶磊:0451-82519710    18845612978(微信同号)


Baidu
sogou